顺德均安镇文化站深入天湖社区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湖斋菜

日期:2025-02-25 浏览:

为深入挖掘顺德均安镇传统饮食文化底蕴,传承岭南民俗技艺,2025年2月25日,均安镇文化站组织调研团队前往天湖社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湖斋菜(香芋素心柚)的制作技艺进行深入调研。

6acb42f8a7214ba7a5fb16561aadbc96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调研组首先来到天湖社区,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耀伟,天湖斋菜第四代传承人冯桂杏,均安资深历史文化学者李东成等人进行了座谈。李耀伟详细介绍了天湖斋菜的历史渊源和现状。他表示:“天湖斋菜不仅是天湖社区的文化符号,更是顺德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社区通过庙会、节庆、举办长者素食宴等活动,积极推广天湖斋菜,吸引了大量游客和食客前来品尝。我们希望通过文化站的调研,进一步推动天湖斋菜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道传统美食。”

e48be6d70f6e448baf581288d689d374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随后,调研组参观了天湖斋菜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均安镇文化站副站长李婷对天湖斋菜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建议。她表示:“天湖斋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技艺需要得到完整的保存和传承。同时,我们也鼓励传承人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进行创新。文化站将积极支持天湖社区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并通过电商平台等现代渠道,推动天湖斋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顺德的美味。”

7b6d2110a90247ed8cbdf618481b7549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据悉,天湖斋菜主要在天湖社区外村、矶头村和桥溪村起源、传承,是当地一种流传500多年的传统烹饪技艺。它不仅口感独特、营养丰富,还具有解酒毒、治肾脏水肿等功效。目前,天湖斋菜的传承已至第五代,传承人们正积极努力,将这道美食继续发扬光大。

ad46c816354b448788e4aa640ff29461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据均安资深历史文化学者李东成介绍,天湖斋菜作为顺德菜中‘粗料精制’的代表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成化年间,与当地的三圣庙和普正心归寺有着不解之缘。这道菜不仅口感丰富、香气扑鼻,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据说明朝大儒陈白沙为“香芋素心柚”命名。

12e3916e6ba64d9486b9055bfce85d8d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调研结束后,李婷副站长对天湖社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天湖斋菜不仅是顺德饮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更好地推动天湖斋菜的非遗申请工作,让这道传统美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cb189c314ede4579a189aa413821c538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文化站对天湖斋菜制作技艺的了解,也为天湖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天湖社区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将继续推动天湖斋菜的传承与创新,让这份穿越时光的味蕾记忆得以永续传承。(黎少驹)

编辑 | 罗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