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机……“互联网+”技术正成为生态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不可或缺的手段。近年来,不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用新的数字技术,探索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环境监管手段,拓展污染防治方式。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于2024年在顺德区首个创新引入“空气高空瞭望监控系统”,并整合原有智能监测和监控体系,构建起覆盖天、地、水的智慧环保监控体系。该系统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大气和水重点点位、企业排污设施及固废黑点进行全天候、多维度的实时监测与管理。
(对重点企业主要产排污点位及治理设施进行实时监控)
依托这一系统,均安镇能够及时发现污染源,从源头加大对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监控力度。通过完善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实现了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全方位监管和全过程监督的精准科学治污路径,有效提高了管理执法效率,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显著提升了生态环境领域的监管能力。
(实时监控废水处理排放敏感区域,一旦发现异常即刻报警)
此外,均安镇还组建了一支大气专项联防队伍,借助智能监测和精准分析,实现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监控系统的日常辅助作用极大,24小时监控与数字化监管相结合,使污染企业的偷排漏排行为无所遁形,增强了对企业违法排污的威慑力。
(废气治理设施各点位开启情况及换水换碳指标数据)
自安装监控系统以来,监管人员能够迅速定位污染问题发生地,及时锁定环境违法证据,对重点区域的环境监管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监测监控情况,2024年以来,均安镇已及时发现处理环保违法违规行为18宗。
“这套监控系统在日常监管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24小时监控,数字化监管,将传统现场检查和远程科技监督相结合,让污染企业偷排漏排无所遁形,增加对企业违法排污的威慑力。”均安生态环境监督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通过科技手段搭建的环境网格化监管和综合治理监控系统,均安镇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强对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实时守护着均安的生态环境安全。(黎少驹 李浩东)
编辑 | 罗胜境
来源 |均安生态环境监督所